在Excel数据处理中,SUMIF函数是高频使用的公式。无论是日常统计还是报表汇总,SUMIF函数都能凭灵活的条件筛选快速完成求和。掌握SUMIF函数的使用方法,能减少计算误差、节省时间,并快速实现“求和+计数”联动用法,应对多样需求。

一、SUMIF基础:语法与参数

SUMIF函数核心是“按条件对指定单元格求和”,语法清晰,需三个关键参数:

1.语法公式:=SUMIF(range,criteria,sum_range)

2.参数详解

  • range(条件区域):判断是否满足条件的单元格范围,仅支持数字、数组或含数字引用,空值和文本忽略。如判断“A列是否大于15”,range为“A1:A4”。
  • criteria(筛选条件):确定参与计算的规则,可是数字(如“15”)、表达式(如“>15”)或文本(如“苹果”)。
  • sum_range(求和区域):满足条件后需求和的范围,省略则默认对range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求和。

3.基础案例与通配符

若算“A列大于15对应的B列总和”(数据A1:A4、B1:B4),公式:=SUMIF(A1:A4,">15",B1:B4),此时A2、A3、A4符合条件,函数自动对B2、B3、B4求和。

3分钟吃透SUMIF函数!求和+计数实战案例分享-趣帮office教程网

SUMIF支持通配符:“?”匹配单个字符,“”匹配任意字符;查实际“?”或“”,需在字符前加“~”(如“~?”)。

二、SUMIF与COUNTIF应用案例分析

COUNTIF用于“按条件计数”,与SUMIF逻辑相似,二者结合可应对复杂需求:

案例1:范围值的计数与求和

假设有A列数据(A2:A10),统计“大于50且小于100”的个数与总和(C2=50,D2=100):

计数:先算“大于50”总数,减“大于等于100”数量,

公式:=COUNTIF($A2:$A10,">"&C2)-COUNTIF(A2:A10,">"&D2);

或数组公式(按Ctrl+Shift+Enter):=SUM(COUNTIF(A2:A10,{">50",">=100"})*{1,-1}),结果均为4。

求和:替换为SUMIF,公式:=SUMIF($A2:$A10,">"&C2)-SUMIF(A2:A10,">"&D2),结果为274。

3分钟吃透SUMIF函数!求和+计数实战案例分享-趣帮office教程网

案例2:指定型号的计数与求和

假设有产品型号与数量数据,对求指定型号“A04”和“A03”对应的数量的和。

1.求数量和:叠加SUMIF:=SUMIF(A2:E10,C12,B2:F10)+SUMIF(A2:E10,D12,B2:F10);或数组公式(按Ctrl+Shift+Enter):=SUM(SUMIF(A2:E10,C12:D12,B2)),结果为567。

2.求个数:用COUNTIF:=COUNTIF(A2:F10,C12)+COUNTIF(A2:F10,D12)。​

3.求“A开头不含A03”的和:用通配符“*”匹配“A开头”,减A03数量,公式:=SUMIF(A2:F10,"A*",B2)-SUMIF(A2:F10,D12,B2),结果998。

3分钟吃透SUMIF函数!求和+计数实战案例分享-趣帮office教程网

结语​

SUMIF函数虽简单,但灵活组合参数、搭配COUNTIF或用通配符,能应对从基础到复杂的筛选场景。掌握其语法与技巧,能让数据处理效率翻倍,告别“手动算、反复核”,轻松应对统计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