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Excel的数据统计工具中,FREQUENCY函数绝对是被低估的“宝藏”。无论是处理海量数据、统计区间分布,还是解决复杂的连续值计算,FREQUENCY都能展现出惊人的效率。今天,我们就来系统拆解FREQUENCY函数——了解它的用法,掌握它的技巧,让你的数据统计能力瞬间升级。
一、认识FREQUENCY函数:数据频率统计的核心
FREQUENCY函数的核心功能,是计算一组数据在指定区间内出现的频率,并以垂直数组的形式返回结果。作为Excel中处理频率统计的专属工具,它的语法并不复杂:
=FREQUENCY(data_array,bins_array)
- 第一参数(data_array):需要统计频率的原始数据区域(如考核得分、销量等);
- 第二参数(bins_array):用于划分区间的“分割点”(如60、80等分数段节点)。
简单来说,FREQUENCY就像一把精准的“数据尺子”,能自动帮你划分数据区间并统计每个区间的数值个数,省去手动计数的繁琐。
二、基础实例:用FREQUENCY统计区间人数
很多人初次接触FREQUENCY时,会对“分割点”感到困惑。其实通过一个实例就能轻松理解:
假设我们有16名员工的考核得分(数据区域为B2:B17),想要统计“≤60分”“61-80分”“81-90分”“91-100分”四个区间的人数。此时无需设置四个分割点,只需3个分割点(如60、80、90,放在H2:H4),因为N个分割点可将数据划分为N+1个区间。
公式设置为:=FREQUENCY(B2:B17,H2:H4)
函数会自动计算:
第一个结果:≤60分的人数;
第二个结果:61-80分的人数;
第三个结果:81-90分的人数;
第四个结果:91-100分的人数。
只需一次输入,四个区间的人数就会自动填充,效率远超手动筛选。
三、进阶技巧:FREQUENCY的3个实用场景
除了基础区间统计,FREQUENCY还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,搭配其他函数使用效果更佳:
1.统计指定区间的数值个数
想要单独统计“60-80分”的人数,可结合INDEX函数提取结果:
=INDEX(FREQUENCY(B2:B17,{60,80}),2)
这里{60,80}是分割点,FREQUENCY会返回3个结果(≤60、61-80、≥81),INDEX函数提取第二个结果,即60-80分的人数。
2.计算最大连续出现次数
比如统计班级名单中“3班”连续出现的最大次数,公式为:
=MAX(FREQUENCY(ROW(2:17),IF(B2:B17<>B3:B18,ROW(2:17))))
原理是用IF函数标记“班级变化”的位置,再通过FREQUENCY计算连续相同值的长度,最后用MAX取最大值。
3.查找最接近的数值
要在数据中找到最接近56的数字,可搭配LOOKUP函数:
=LOOKUP(1,0/FREQUENCY(0,ABS(C2:C11-F2)),C2:C11)
通过ABS计算数值与56的差值绝对值,FREQUENCY会定位差值最小的位置,最终返回对应数值。
四、使用FREQUENCY的3个注意事项
1.数组公式的输入:新版本Excel直接按回车即可,旧版本需按“Ctrl+Shift+回车”确认数组结果;
2.分割点的包含规则:分割点会包含在对应区间内(如分割点60,统计的是≤60的数据);
3.分割点的自动处理:无需手动排序,函数会默认按升序处理分割点,且忽略空白值。
结语
FREQUENCY函数看似复杂,实则是Excel中简化操作的实用工具。从基础的区间统计到复杂的连续值计算,掌握它能让你的数据处理效率大幅提升。多练习你也能轻松驾驭这个强大的统计工具,让数据统计不再成为难题。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