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Excel的使用中,Excel的汉字提取功能常常让新手犯难,而Excel里“一-龟”能代表所有汉字的说法,更是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。其实这个看似特殊的表达,背后藏着Excel对字符编码的巧妙运用。今天我们就来揭开“一-龟”的神秘面纱,看看它为什么能成为提取汉字的“万能钥匙”。​

一、汉字提取的核心​

在Excel中提取混合内容里的汉字时,我们常会用到这样的公式:=REGEXP(A2,"[一-龟]")。这里的“一-龟”并非随意组合,而是能精准匹配所有汉字的“密码”。这背后的核心,要从Unicode编码说起。

揭秘!Excel中“一-龟”为何能提取全部汉字?一文讲透-趣帮office教程网

Unicode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字符编码标准,它为每种语言的每个字符分配了唯一的数字编码。在Unicode中,简体汉字的编码范围被划定在19968到40869之间,对应着20902个汉字。我们可以用Excel的UNICHAR函数验证:输入=UNICHAR(19968)会得到“一”,输入=UNICHAR(40869)则会得到“龥”——这意味着19968到40869编码对应的汉字,实际是从“一”到“龥”的完整集合。

二、生僻字简化与实用考量

既然真正的汉字范围是“一-龥”,为什么实际使用中常用“一-龟”呢?原因很简单:“龥”及它前后的几个汉字(如“龠”“龡”等)极为生僻,日常几乎用不到,而且书写和输入都很麻烦。而“龟”是这个编码区间里倒数第7个汉字,既常用又容易输入,用它代替“龥”作为范围终点,既不影响对所有常用汉字的覆盖,又能让公式更易书写。因此,=REGEXP(A2,"[一-龟]")和=REGEXP(A2,"[一-龥]")效果完全相同,前者只是更贴合实际使用需求的简化表达。​

结语​

至此,Excel中“一-龟”代表所有汉字的原理已清晰明了:它本质上是Unicode汉字编码区间“一-龥”的实用简化版。掌握这个小知识,不仅能更灵活地使用正则提取汉字,也能让我们对Excel与字符编码的关联有更深的理解。下次再遇到类似的Excel技巧,不妨多想想背后的编码逻辑,或许会有新的发现。